【2025世壯運爭議全紀錄】預算16億辦成國際災難?

2025 世界壯年運動會在台灣舉辦,本應是展現城市國際化與行政效率的最佳機會,卻不幸變成連番出錯的國際災難。不論是參賽選手被改賽程、志工證英文翻錯,甚至出現將「TAIPEI」拼成「TAIIPEI」這樣的重大失誤,讓國內外觀眾傻眼。

究竟是規劃不良、執行力不足,還是監督單位失職?本篇將針對本次世壯運的各項爭議進行條列與分析,幫你一文看懂這場風波的來龍去脈。


📌 2025 世壯運爭議總覽:多項錯誤引爆公憤

  • 選手原報名划龍舟,卻被更動為參加長跑項目,引發不滿。
  • 多位選手自費報名後發現比賽資訊錯誤,要求退費者超過 3,000 人。
  • 多項賽事時間、地點臨時更改,嚴重影響參賽者行程安排。
  • 宣傳看板將「TAIPEI」誤寫為「TAIIPEI」。
  • 志工證件出現姓名翻譯災難,如「林芷婷」成「ZHITIAO」。
  • 將「帕拉林匹克入口」機械翻譯為「帕拉入口」,語意不明。
  • 自由車接駁車竟無法搭載腳踏車。
  • 沙灘排球賽設於市政府前廣場,引起民眾質疑場地安全與適宜性。
  • 游泳比賽現場環境髒亂,叫號系統混亂,造成高齡選手放棄比賽。

🧨 宣傳預算數億,換來國際笑話?

雖然世壯運整體預算高達 16 億元新台幣,卻屢傳物資品質不良、翻譯錯誤、資訊混亂等問題。選手禮品出現貼牌智慧手錶、破損背包與錯誤印刷水壺,嚴重損害城市形象。

同時也有議員指出,超過 10 億的宣傳經費幾乎無效益,例如社群平台官方帳號停更多年、VR 導覽功能無法使用,整體宣傳品質遭外界批評為「花錢買罵聲」。


🔍 誰該為這場混亂負責?

面對外界對主辦單位能力的質疑,多數輿論將責任歸咎於市府組織鬆散、橫向溝通不良、執行力低落,台北市長蔣萬安也面臨市議員與民間團體要求負起政治責任。

知情人士指出,此次事件暴露出市府內部缺乏大型活動的管理經驗,加上對外包單位監督不周,使得一連串錯誤在賽事期間集中爆發。


📍 民怨與選手心聲:從信任到失望

  • 「比起比賽,我花更多時間處理報名與交通問題。」
  • 「歡迎晚宴竟要選手席地而坐,這叫國際禮儀?」
  • 「當我看到志工證上的英文名,我知道這場活動不太妙了。」

這些選手與參與者的親身經歷,正好反映出籌備過程的種種疏失,也讓台灣在國際體壇上的形象大打折扣。


🔧 如何避免下一次再出包?

為避免類似狀況重演,專家與民代建議以下改善措施:

  1. 提升跨部門協作機制,建立專責統籌小組
  2. 增強多語言服務人員訓練
  3. 採用專業翻譯與校對機制
  4. 強化外包審核流程與驗收制度
  5. 公開透明預算流向與專案管理機制

🧾 總結:2025 世壯運的代價,不只是預算

原本應展現城市實力與熱情的國際賽事,卻因行政錯亂與準備不足,演變成全民吐槽的災難。雖然市府已承諾追究責任並展開調查,但民眾更在意的是未來是否能痛定思痛,徹底改善體制與人員培訓。

舉辦一場國際活動,除了經費,更考驗的是一座城市的專業度與誠意。


如果想瞭解更多體育相關新聞,本站將會為您及時更新最新資訊。
歡迎加入優虎娛樂城頻道,公告訊息一把抓。